定都南京——朱元璋踌躇25年的无奈决定,因一人病故迁都落空

2020-09-12 23:50:39 作者: 定都南京——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国号大明。

称帝只是第一步,新兴的大明朝还有千头万绪要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都城定在哪里。

都城事关国家根本,是件头等大事。

在洪武初年,定都在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是没有异议的,这里是朱元璋吴王时代的都城,又是富庶江浙的物资集散地,有“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之称;朱元璋身边许多重臣都来自江淮,应天离他们家乡很近,这也是有利因素。

形势发展得很快,当年徐达北伐就先取汴梁,再拿大都,元顺帝北逃沙漠。次年八月,陕西平定,北方全入版图。

这时候,再拿应天为都城,就有点跟不上形势了。

王朝的都城,必然要兼顾经济与军事,是否继续以应天为都城,成了个矛盾的问题。

从经济上看,应天既是粮饷赋税的中心,也是盐业、纺织业中心,经济中心地位十分明显,定都应天,有利于帝国的经济发展。

并且,应天已有朱元璋称吴王时营建的宫阙,只要稍加扩展就能使用,能省下重修宫殿的巨资。

从军事上看,蒙古力量依然强大,如果不在险要之处屯驻重兵,蒙古铁骑突破长城呼啸而下,黄河以北就尽能驰骋。

而明朝的精锐京军直属朝廷,驻扎在京师,应天距离北方前线太远,指挥既不便利,军队调动更加路途遥远,对边防相当不利。

如果定都北平,粮食也无法自给自足,需要依靠东南供给,日复一日,运输成本也是极大。

因此,在徐达攻取汴梁之后,朱元璋就亲自前往,为的就是进行视察,看汴梁是否适合建都。

一番查看下来,朱元璋发现汴梁虽然位置适中,但却是个四面受敌,无险可守的地方,防御能力还不如应天。

朱元璋随后下诏,以应天为南京,以汴梁为北京。但这只是为了在西北设立一个临时的军事补给基地,迁都汴梁是不可能了。汴梁的北京地位第二年就被取消,名称也改回开封府。

按照朱元璋自己的意思,是想要以老家凤阳为中都,他认为这个地方前有长江,后有淮水,运输方便——“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凤阳又离中原很近,以它为中都,可以弥补定都南京的不足。

当然,里面更有他光宗耀祖的念头在里面。

众大臣面面相觑,凤阳经济落后又无险可守,无论怎么看都不像个定都的好地方。

以刘基为首的大臣们强烈反对,但朱元璋固执己见,从洪武二年九月起,老朱就下诏修建中都,营建城池宫殿,一直到洪武八年,工程接近完工。

但在验收过程中,由于营建中都过程中的“厌胜案”事发,凤阳已不可能成为中都,就此被排除。

在洪武十一年,朱元璋终于下诏改南京为京师,踌躇了十年的建都问题,看上去似乎告一段落了。

然而并不是,朱元璋迁都的心思就没断过。

老朱想来想去,还是想迁都西北,扼守边防,开封不行,他又自己初步选定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

这时已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也上了年纪,又当了几十年皇帝,不能像年轻时一样说走就走了。于是他派出太子朱标代他巡视西北,实地考察比较。

朱标深受朱元璋信任,老朱登基后立即被封为太子,他为人仁慈宽厚,深得诸位弟弟拥戴,在诸王里威信最高。

朱标事情办得很顺利,绘制了地图,回到南京交给朱元璋检视挑选。

谁知,第二年朱标就得病暴薨,年仅37岁。

朱元璋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不已,这时他已65岁,自己既没有精力,也没有得力人选帮他操办迁都大事,有心无力,再也不提迁都了。

南京就此成为明朝京师,持续了53年,直到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改北平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以南京为留都。#朱元璋#应天#汴梁收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