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言官,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御史。御史是古代掌管监察官员的泛称,负责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御史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比如说史上最生猛的御史海瑞,再比如没那么出名但生猛不亚于海瑞的权万纪、袁可立、陈庆镛等。
不过御史最开始并不归“司法口”管,而是天子的私人秘书。先秦时期的御史属于史官范畴,主要职责是记录天子的言行、代收国书等等。到了春秋“礼崩乐坏”以后,别说那些大国的国君了,就连封君也能弄个类似御史的“侍史”显摆一下。比如《史记》中就有记载“孟尝君侍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而到了战国时,像魏、韩等国连个小小的县官都能领着个御史到处招摇。
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御史才成为专门行使监察职能的官职,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秦朝置御史大夫,职权仅在丞相之下,还负有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的重任,可谓炙手可热。不过到汉朝就一落千丈了,御史大夫品秩只有两千石(丞相和太尉为万石)不说,还沦落成了丞相的助手。这里需要提一句的是,在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之前,刺史是隶属于御史台管辖的,相当于御史的一种。所以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也跟普通的侍御史相同。
两汉之后,御史的职权进一步细化。比如到了唐宋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明清之后除了以监察御史分道纠察外,还另外分任各种专项监察任务,比如巡按御史(清顺治后不设)、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城御史等。此时御史的特点就是人数多、品级低、权力大,能“以卑察尊”、还“可风闻弹事”,给予了各级贪官污吏很大的威慑力。
当然,更多的时候御史还是以充当各种大佬权力斗争的“急先锋”的角色出现,像海瑞那样一根筋做事的御史毕竟还是少数。
说到海瑞,可能有朋友会说历史上最有名的言官还有魏徵,这话倒是没错。不过我前边只说“海青天”而不言“魏人镜”也没错,因为这涉及到古代言官系统的台谏之分。
言官分台谏,一个专挑同僚的茬儿,另一个以喷皇帝为己任。
言官又分为监官和谏官,并称台谏。其中监官是代表皇帝监察各级大臣的官吏,比如前边提到的御史,即“只管臣不管君”;而谏官则是对皇帝的过失进行规劝并有权督促其改正的官吏,大臣犯错不归他们管,只需要一门心思盯紧皇帝就行了。
在唐贞观年间,魏徵曾长期任职的谏议大夫、侍中、光禄大夫等职都属于谏官,所以他可以理直气壮的狂喷唐太宗李世民,因为这都属于他的正当履职行为,即便英明神武如李大帝也拿他没辙——为了不惹着这老货,后者曾活生生憋死了自己的鸟。相反,海瑞哪怕是身为御史(这位海大胆当时任职户部云南司主事,到了明穆宗时才当上右佥都御史),但他上《治安疏》臭骂嘉靖皇帝朱厚熜仍属于越职行为,理论上被逮进诏狱也不算冤。
因为谏官专职喷皇帝,所以要出名可比御史之类的监官容易得多。比如先秦的召公、晏子,两汉的王褒、贡禹、匡衡以及宋朝的包拯、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苏辙等。
不过从北宋开始就有了台谏合流的趋势。主要是宋朝的皇帝太过弱鸡,欺负起来没啥成就感,于是士大夫们忙于党争内斗。因为内斗得太激烈,经常被拿来兑子的御史就有点不够用了,士大夫们干脆拿谏官凑数,使其也有了监察官员的权力(主要是斗宰相,比如倒霉的王安石)。元朝时废除谏官,以御史兼谏职,明袭元制,又添了个给事中与御史兼谏职,俗称“给谏”。到了清朝皇权大盛,臣子想当个奴才都需要资格,还想履行谏职纯属做梦,于是台谏统统打包塞进都察院,谏官从此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