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腔,青阳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于安徽青阳而得名。在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将中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明代嘉靖年间,江西的弋阳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戏曲、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还有民歌小调相结合而产生了青阳腔,在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将中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青阳腔又有怎样的艺术特色呢?首先,在唱法上,青阳腔继承了弋阳腔干唱,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在戏曲表演史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打破了过去戏曲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和长短句格式,让唱腔变化多样、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具有不用管弦,锣鼓伴唱,一唱众和,杂白混唱的特点。腔滚结合,唱腔多样,曲调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百姓所喜爱。
然而在这份荣誉的背后,有多少老艺术家们的辛勤和智慧,又有多少难以描述的艰劳和辛酸。事过境迁,却依旧让人历历在目。他们是真正意义上,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青阳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心中永远的青阳腔民间传奇人物汪正科老先生的故事。
汪正科老人是青阳县长垅村人,14岁就开始学习青阳腔。被国务院命名为青阳腔的两大传承人之一。在1996年组建了“长垅目莲戏剧团”。从招慕、培训演员到置办锣鼓道具,他都倾力而为,一手操持。为了寻访戏本,只身深入周边县区,遍访民间,足迹祁门、东至、安庆、贵池、南陵等青阳腔流行区域。终于,通过一个昔日戏友的指点,探到贵池刘街风河刘家还残存一出剧本,他十分清楚,这恐怕是唯一的一本散逸民间的孤本了。令汪老意外的是,戏本的主人当时不肯把本子拿出来示众,他就在堂前一段一段的唱戏文,最后,戏本的主人被汪老的痴情感动,爬上楼梯端出了那本沉甸甸积满灰尘的光绪版《目莲戏》青阳腔戏本。当剧本的主人提出三百元转让时,汪老掏空身上所有的口袋还差五十元。他二话没说,立刻折返十余里,从附近的一个亲戚那里借来五十元购下了这本旷世孤本。汪老像得了宝贝似的,生怕对方反悔,踩着自行车一气赶了数十里山路回到长垅。于是,在隔世近四十年之后,这个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青阳腔再度辉耀人间,真正意义上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青阳腔。
如今“徽池雅调”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有关部门和戏曲爱好者们都为之做出了很大努力。它如同自身的唱腔一样,在高昂的乐谱间跳动着,在青山绿水间连连唱出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