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三国名将,吕布可位居前列。身为一代名将,吕布之勇猛为世人惊叹;身为一方诸侯,吕布又间接影响了汉末局势。可以说,吕布是东汉末年举重若轻的一位枭雄人物。可在众多史学家眼中,吕布却始终是一个反面教材。自陈寿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来评价吕布之后,后世学者皆深以为然。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更是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吕布不死, 天下无可定乱之机。”
在影响力颇为深远的《三国演义》当中,吕布更是被塑造成一个贪财好色、忘恩负义的无耻之辈。到了近代,一些学者开始为吕布翻案,认为评价吕布要将其置于汉末乱局之中,于是便得出了陈寿评价有失公允的结论。不过在笔者看来,从吕布言行举止来看,他固然受到当时局势摆布,但他性格中的缺陷,才是造成日后悲剧的根源所在。
一、轻狡反覆、唯利是视
抛开人品问题不谈,吕布在面临抉择之时,的确最看重利益。初时,吕布出身于并州五原郡。这里为西南边陲之地,又常年与羌胡往来,文化意识远弱于中原。受此风气影响,吕布骨子里过分推崇武力,在成年之后更是“以骁武给并州”,得到了并州刺史丁原的亲待。
丁原是中原人氏,在当地并无根基,故而他笼络以吕布、张辽、张杨为首的军阀头目,希望借他们之手巩固自己的统治。可以说,丁原与吕布是互惠互利。吕布原本一粗野武人,在受到丁原重用之后,竟以主薄的身份进入仕途,从而完成了身份的第一次转变。
不久之后,丁原受何进之令进京谋诛宦官,吕布、张辽等人亦跟随前往。不曾想到,洛阳城内发生了惊天剧变,何进、宦官先后被灭,而凉州大人出身的另一军阀董卓却率先丁原一步进入洛阳。为了提升自己的权柄,董卓便打算另立新帝,此举遭到袁绍、丁原等人的强烈反对。《三国志·公孙瓒传》记载: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曾列后者十大罪状,其中一条便是袁绍指使丁原纵火孟津。
也就是说,丁原反对董卓,实则是受到袁绍暗中指使。再进一步,董卓的粗暴之举已经引起了中原士族的反感。正因如此,与董卓同样出身边僻之地的吕布等人,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原士族排斥自己,因此我们很难取得上升之机。
在此情形之下,吕布最终选择与董卓合作。一方面,董卓也曾担任过并州牧,由此可推断出,董卓吕布之间可能有过来往。另一方面,既然无法通过和平方式取政治地位上的提升,吕布和董卓便只能采取暴力手段了。洛阳城内何进的旧部已经被董卓收拢,再加上吕布率并州军来投,董卓自然轻松掌控了整个朝局。
上述可见,吕布杀丁原投奔董卓,应当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出路。董卓掌权后,吕布取代丁原,晋升为骑都尉,统领并州大军。以同样思路解释,吕布杀董卓亦是如此。当以王允为首的中原士族,为了除掉董卓,向吕布释放出好感之时,吕布便自然认为并州军已经取得了他们的接纳,故而欣然允之。不仅如此,吕布还想凭借诛杀董卓,从而扭转自己的声名。
除此之外,吕布反复杀掉自己的救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提升自己的地位。吕布并不是一个甘心屈与人下之人,他先后投奔丁原、董卓等,皆是将其当做自己的踏脚石。吕布不屈与人下的思想我们不能机遇否定,但是他的“晋升”的方式却暴露了“唯利是视”的缺点。《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自以杀卓为术报雠,欲以德之。术恶其反覆,拒而不受。”与刘备数次投奔多为主公相比,吕布两度背叛旧主,又两次将其杀之,这才是陈寿以及世人认为的“反覆”之举。由此可见,吕布恶行断无洗白的可能。故而陈寿说他“轻狡反覆、唯利是视”,是极为公允的评价。
二、轻于去救、勇而无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