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夫妻俩有一个女儿,十三四岁,相貌非常美丽,浙江巡抚“欲进美女以媚和珅”,满处寻找美女,结果看上了他们的女儿,重金买下送到京城给和珅做妾。和珅非常宠爱她,没过几年她给和珅生下一个儿子,在家中地位更高,和珅对她“惟其言是听”。而女子的父母每次来京城看她,都不忘了提醒她有位姓汤的人对其家有再生之德,切不可忘,这女子“思报汤德”,没事儿就给和珅吹枕边风,和珅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
这一年乡试,和珅专门给浙江主考官下了一道密令,如果有个叫“汤金钊”的人参加考试,务必照应。和中堂的话,主考官岂敢不听,“榜发,(汤金钊)巍然解首”——解首就是解元,乡试第一名。汤金钊哪儿知道这些事,按照规矩入京准备参加下一步的礼部会试和殿试,没过两天,“和珅使人持名片,送银三百两至”,恰好汤金钊外出,送东西的人只好先回和府,并叮嘱旅店老板,让他转告汤金钊,明天去和府一趟拜见和大人——只要汤金钊去了,接下来的礼部会试和殿试,汤金钊都是十拿九稳的第一名!
等晚上汤金钊回到旅店,听店老板转达了和珅的话,长叹道:“我凭真才实学做官,绝不做趋炎附势之人。”当即雇车出京回萧山,“不入闱”。
不久和珅败亡,汤金钊才重新参加礼部会试,这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大家都拿他比作两次谢绝张居正延揽的明代大才子汤显祖,而嘉庆皇帝也认为他不肯依附和珅,十分难能可贵,这对他后来仕途之路的一帆风顺,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积德”和金榜题名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不过,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而是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他们希望每一位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管理者的生员,都能牢记自己的成功来自先祖的“道德基因”,也希望他们能继续行善政做好事,给自己的后代积德……封建专制时代的老百姓,这点儿小心思既可笑又可怜,对手中握有权力而为非作歹的官吏,畏之,惧之,无奈之,最后只能谄之,哄之,叹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