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庙,也称黄帝庙,坐北朝南,最早建于汉代,占地约9.33公顷。庙院长140米,宽84米。主要建筑有庙门、诚心亭、碑亭和人文初祖殿。院内有古柏16棵,最珍贵者当属“黄帝手植柏”与“汉武挂甲柏”。庙址设在桥山之麓。唐代正式将祭祀活动列为国祭,并开始重修扩建黄帝陵庙。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涿裰鳎,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於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从这篇“祝文”中,我们能感受到朱元璋诚恳的态度,相比于那些歌功颂德的祭文,朱元璋的“祝文”可谓十分“接地气”。
不过,朱元璋为何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他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
我们知道,朱元璋发迹前,他的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家人全部饿死在饥荒中,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浪迹天涯。为了混口饭吃,老朱不得不剃光头发当和尚,靠做杂役换来斋饭填饱肚子。后来,各地天灾频发,庙里的存粮不足,寺主只能遣散了所有和尚,让他们自求多福。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只能来到大街上,行乞度日。
在朱元璋二十五岁那年,全国刮起了一阵抗元的浪潮,老朱投靠了实力强劲的红巾军头目郭子兴,吃上了军粮。没过多久,朱元璋便在义军中崭露头角,成为这支队伍里的中坚人物。郭子兴过世后,朱元璋接过抗元的重担,以领袖的身份接管了郭子兴麾下的将士。公元1356年,老朱夺取了集庆,在此地建立政权。
之后,为了逐鹿中原,朱元璋效仿高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发展农业生产,招募士兵,暗中积蓄实力。用了几年时间,朱元璋终于打下了半壁江山,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时机成熟后,朱元璋在群臣的簇拥下登基上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明王朝。由于,老朱出身草根,他的肚子里自然没有多少墨水,所以,他的皇帝职涯是在摸索中一点点探索前进的。
通过学习古代皇帝的经验,朱元璋发现:以前的所有“同行”都会祭拜黄帝。说起来,各行各业都有祭拜祖师爷的传统,皇帝这行也不例外。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更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其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所以,在老朱的眼里,祭祀黄帝就像是皇帝这一行的“行规”,是统治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就此,朱元璋于洪武四年向文武百官提出祭祀黄帝的想法。
当时,一块与老朱一块打天下的老哥们在背地里悄悄谈起此事,纷纷表示:“重八居然还知道黄帝。”议论归议论,如今的老朱已贵为一国之君,这些话当然不会被他知晓。虽说,朱元璋有心祭拜“祖师爷”,不过,他的文笔有点糙,写不出赏心悦目的祭文。无奈之下,朱元璋只能让大臣先草拟一份祭文。
大臣的祭文写好后,朱元璋读后觉得不大满意。老朱觉得,自己在登基四年后才想起祭拜黄帝,已经是一件非常丢面子的事了,若祭文写得马马虎虎,后人必会嘲笑自己是个不懂规矩的草根皇帝。在这篇祭文中,除了要写明自己的功绩外,还得留下自己四年未祭拜轩辕陵的理由。
因此,朱元璋修改了祭文,在文中诚恳地表示:
“朕出身草莽能够取得江山已是万幸,这都是祖先降下的福泽。不过,因轩辕陵年深日久朕始终无法找到黄帝陵的地址,用了四年时间才从经典著作中找到蛛丝马迹,这才耽误了祭奠。虽说朕的祭奠迟来了四年,但朕的心中始终记挂着先祖,希望先祖能够继续庇佑老朱家的基业,保大好河山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