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粮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而我们中国,便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国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而农民则是支撑起这个文明的基石,在古代,更是早早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农民在古代地位之高,可明明如此,农民却依然饱受剥削。那么问题来了,古代人口远远少于现代,中国又拥有广袤的土地,为何农民们宁可长期被地主剥削,也不去开垦荒地?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开荒成本太高。这么说吧,想要开垦一片荒地,需要足够的工具,开垦的技术,以及至少一头耕牛,但在古代,普通百姓是难以负担一头牛的,即使有了牛,长期供它食用的草料也很贵,而且将荒地培养成上等耕地,没个三四年是达不到的,还没等到收获,恐怕就撑不下去了。
第二个原因,政策阻拦。《诗经》上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若是没有官府的允许,普通百姓根本没资格开垦荒地。那么会有人说,可以去偏远地区开荒挣钱,这里我们要弄清楚,荒地之所以是荒地,当然是有原因的,好的土地早就被国家、有钱人掌握了,留给农民的,要么是非常贫瘠的土地,要么是离水源过远的土地。无论哪一种,都很难靠它发家致富。
第三个原因,沉重的税赋。众所周知,古代农民背负了各种税,就连耕地工具、耕牛都要征收附加税,等土地开荒起来,也要交税,加上古代小农经济实在太脆弱,基本是“靠天吃饭”,稍微遇到点天灾,就足以击垮一家人,让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原本开垦荒地就是为了赚钱,为了更好的生活,结果钱没赚到,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长期以往,谁又会选择费力不讨好的事?比起破产,被地主剥削压迫,还能勉强活下去,别无他选的农民,只能走这条难走的路。所以并非农民不想开荒,而是没能力去开荒。
所幸,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民们再也不用为天灾、耕作工具而烦恼,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取得了全球瞩目的发展,如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160.72万吨,比1949年增长4.85倍,农业机械化水平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5.15%。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根据资料显示,如今全国农村网店超过1000万家,大型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接近1000家,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农产品大宗商品实物交收额超过20万亿元,农民的收入自然越来越高。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一定会突破更多技术难题,让农业发展再次迎来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