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强大的藩王势力严重威胁自己的皇权。于是建文帝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削藩,蓄谋已久的燕王朱棣也趁势举起靖难大旗,进行了长达4年之久的、夺取中央政权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结果出人意料,以一隅敌全国的朱棣取得了最后胜利,兵临南京城下,成为九五之尊;建文帝失踪,最终下落至今仍是历史上一大疑团。这场战争一开始,建文帝掌握全国资源,曾调动60万大军北征;而朱棣即使全盛时期也仅有北京、保定、北宁三镇,两者实力如此悬殊,为何最后反而是建文帝落败呢?
建文帝从小长于深宫,未经任何历练;
朱棣17岁回老家生活,体会创业艰辛
建文帝身为明太祖朱元璋亲手调教的皇太孙,本身有着自己的优点,史书记载他“颖慧好学,性至孝”,“天资仁厚”,“性聪颖,善读书”,在他执政的4年里,政治相对清明,社会也比较稳定,如果没有削藩之事,他一定是个锐意文治的好皇帝。但正是在朱元璋的呵护下,这位从小长于深宫的年轻人生活一直波澜不惊、平平静静,没有经历什么风雨,缺少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又未经创业之举,没有夺嫡之争,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加上父亲早逝,他连监国理政的经验都没有多少。
燕王朱棣则不同,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年仅17岁的朱棣被派往大明王朝的“中都”,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朱棣在这里住了三、四年,“民间细事,无不究知”,对百姓疾苦有了深深的体会。同时,这里是朱家祖居之地,朱元璋曾经在这里艰难生活了十几年,甚至挨门挨户去化缘讨饭,朱棣在这里深刻理解了父亲从一个讨饭小和尚逐步登上天子之位的创业艰辛。即使朱棣当皇帝以后,还经常对儿子们说起他这段生活,认为自己能南北征战,不畏塞外风寒,就得益于这段经历。
建文帝醉心文事,身边多文墨空谈之士
朱棣常年征战,身边多杀伐智谋之士
建文帝常年与诗书为伴,受儒家学说的熏陶,身边围绕的也大都是白面书生。其登基后,一反祖父朱元璋的尚武之风,大量起用饱读诗书的文人,加强了文官在朝堂上的作用,如: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翰林侍讲方孝孺等都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因而建文朝廷又有“秀才朝廷”之称。文人治国有独到之处,但对调兵遣将、指挥打仗却有很大局限,毕竟像诸葛亮、虞允文、袁崇焕那样的文武全才百年罕见。由于不懂得战争的复杂多变,又没有临阵锻炼过,齐泰、黄子澄等人的筹划多是纸上谈兵,百无一用。
朱棣身边围绕的人与建文帝身边的“秀才”们不同,多是骁勇善战或足智多谋之辈。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僧人姚广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颇有贤名的大脚马皇后病逝,诸皇子感念其恩德,纷纷回京奔丧,朱元璋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姚广孝被安排在燕王朱棣身边,两人相谈甚欢,后来一同前往北平,成了朱棣的重要谋士。“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靖难之役第3年,地狭兵少的朱棣渐露颓势,为出奇制胜,姚广孝建议:轻骑疾进、绕过重兵布防的中原地区,千里奔袭南京。使得朱棣一剑封喉,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敌全国兵马,还敢使用斩首战术并最终获胜,姚广孝之才识可见一斑。
建文帝有过不罚,部属离心
朱棣有功必赏,将士归心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表兄弟李景隆“首鼠两端,是一个导致建文帝失败的元凶”,但这个“不知兵,惟自尊大”的贵公子却被建文帝视为栋梁之才,让其代替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统帅全国大军近60万人与朱棣决战,恰恰因为他的愚蠢指挥指挥,60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从此,南军“进退失据”,尽管黄子澄等人力主杀罪魁祸首李景隆,但建文帝始终不忍心。此举不但使得朝廷内部的朱穗、徐增寿、王宁等辈更加肆无忌惮的与朱棣勾结私通,就连李景隆自己最后也屈膝投降,带头打开了南京城门,使朱棣兵不血刃进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