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描绘乡村之美(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

2020-09-27 07:18:48 作者: 农民画,描绘

特色渔岛(农民画)

王亚红

冷水茭白丰收季(农民画)

陈 俊

打枣归来(农民画)

李 彦

秋分时节,祖国大地一片丰收景象。为庆祝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的“决胜全面小康——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生动呈现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化风貌。农民画,再一次吸引社会各界的目光。

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许多地方大力扶持农民画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专业组织,积极举办农民画展览、研讨会、出版座谈会等活动,促生了一批新创作群体与优秀作品,开创了农民画发展新局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民画不仅成为中国乡村一道绚烂多彩的风景线,更成为世界范围内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何弘扬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

感悟生活

农民画最大的特点是反映乡村生活,融汇乡土情怀,传承中国民间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级文化馆积极在乡村开展美术活动,寓教于乐,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画也因此而兴起。70年代中期,上海金山农民群众从刺绣、印染、剪纸等传统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开拓出一条天真烂漫、乡土情深的新民间艺术之路,引发广泛关注。80年代,在金山“新农民画”的引领和启发下,农民画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者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智慧以滋养农民画创作,形成了百花齐放、日新月异的艺术面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乡村的新面貌,在农民画中得到了最直观的呈现。

农民画的创作视野日益广阔。一些农民画展览从“乡镇新风”“渔家乐”等百姓日常生活视角切入,一些农民画展览围绕反腐倡廉、人口普查工作等专题展开,这些展览从各个角度反映出新农村建设成果。今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以“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近300件美术作品共同绘就了一幅新农村画卷。参展作品中,有的关注快递进村、全民健身、直播带货等新生活方式;有的聚焦绿水青山、新房新路、生态农庄等美丽乡村变化;有的描绘高铁建设、电网架设、科技农业等新发展成就,即便是反映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的农民画作品,也出现不少新变化。这些变化,源自农民画创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正如古人所言,“搜尽奇峰打草稿”,农民画创作也需扎根民间生活,广泛搜集素材。

随着农民画创作题材不断丰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应成为农民画的创作旨要。只有当农民画创作者的创作意识自然地浸润于生活时,才能激发其创作灵感,留住农民画的地域之美、个性之美、艺术之美。

普及创作

对于很多农民画创作者来说,绘画是天生的兴趣和本能,经过一定的美术辅导即可入门。创作者可以质朴、自然地描绘乡村图景、表达情感世界。这种劳作之余的爱好,不仅能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还能繁荣乡村文化,激发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农民画创作愈发普及。一些地方将农民画引入课堂,如陕西安塞在全区中小学全面推行“农民画进美术课”,让孩子们领略乡土艺术的无限魅力。一些地方将农民画布置在公共建筑中、民居墙体上,如浙江余东村内,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的农民画墙绘随处可见,一些作品还被开发成文创产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一些地方建设农民画展览馆、创作中心,让画家们有了专属的艺术之家,如上海金山的中国农民画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画家入驻。还有一些地方举办艺术节、展览,进行作品加工、对外交流,形成文化热点……艺术之花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心中盛开。

农民画之美在于它萌芽自乡土、生长于大地。未来,让更多百姓自愿加入农民画创作活动,让绘画像吃饭、劳作、唱歌一样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使农民画真正在民间茁壮生长,涌现更多优秀人才与作品,使一个个村落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艺术魅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