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梧桐缺处明
——高中学生记叙文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诊断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徐建华
看惯了“新八股” 僵化刻板的模板和直如粪土般的文字,越来越多的高三教师开始意识到,高考作文必须转型,转向写真情实感,写身边事,说平常理。但不少教师,还是对议论文情有独钟。教师对议论文的偏爱,与其说是倡导观点鲜明、思路明晰、条理清楚的良苦用心,不如说是阅读心态的浮躁和惰性使然。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述而不作”的,很少独立自主地撰写论文,更不用说创作随笔和下水作文了。总之,一个不争的事实,语文老师都不爱、也没有耐心细读学生的记叙文,倒并不是学生的文章全然乏善可陈,而是记叙文的主旨不想论说文那样明朗,结构不像议论文那样一览无余,个中情感思想、情味意趣须自己把握。教师若不细读文章,往往会武断地贴上“主题不鲜明”“朦胧晦涩”“若即若离”的标签。因此,那些充满独特感悟和个性体验的记叙文,往往会明珠暗投。而更为可笑的是教师的谆谆教导:高考作文一定要主题鲜明,入题简捷,思路清晰……诸如此类的陈词滥调,总之一句话,最好别写记叙文。
我原本也是如此,动辄以作文要体现理性思辨来掩饰自己对于记叙文研究的浅薄和无知。然而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性情气质不尽相同,搞“一刀切”,让议论文一统天下,显然不是扬长避短的明智之举,况且学生在长期的作文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风格,那些情感丰富细腻的学生,惯用小桥流水之笔,非要写大江东去、海雨天风,非要去思接千载、神驰古今,未免有些勉为其难了。因此,近年来,我一直大力倡导多种文体并存,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作文设计,练就属于自己的文体,形成鲜明的风格。
学生的记叙文是存在一定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恰恰是因为存在突出问题,我们更应该在记叙文写作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笔者以为,学生记叙文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贴标签”
学生在写作中,一旦打开话匣子,便一发而不可收,陶醉在自我世界里,情不能自已,洋洋洒洒千字文,还不能煞尾,即使强行收束,仍觉意犹未尽。这些学生,每次考后,常常舒一口气,自我感觉良好。但试卷发下来,总是大跌眼镜,刺眼的分数总对不住自己在考场上的文思泉涌。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带着镣铐跳舞”,而是挣脱了“镣铐”轻舞飞扬,固然曼妙多姿,但总觉和主题无多大关联。等考生猛然醒悟,为时已晚,只好生硬地贴上话题的标签,以显示我在扣题,以期力挽狂澜。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叙述要有节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详略要得当,和主题无多大关联的一笔宕开,惜墨如金;对于表现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则不惜泼墨。
2. “白菜心”
不少同学写记叙文,深受作文启蒙时代的影响,过于强调记叙文的六要素,一件波澜不惊的小事,也务必要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800字的文章,真正凸显主题的内容,就那么一点点,“闲笔”太多,冲淡了主题。古人云:“字不得删,乃见其密;句有可删,足见其疏”,这样的文章,不仅详略处置不当,而且缺乏张力,散乱平淡。譬如要吃白菜,白菜帮剥了一层又一层,散落了一地,还是不见“白菜心”,主题也是“千呼万唤始不出”。要避免这一问题,不妨截取生活的横断面,让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浓缩在在一个小“容器”里。或是直接捕捉细节,或是迅速切换场景,以形成流光溢彩的画面,带给读者视觉上的连续的强烈的冲击。
3. “水波不兴”
学生记叙文往往平铺直叙,无惊无险,既无引人注目的浪花,也无细浪粼粼。如何激起浪花和兴起波澜呢?主要方法就是用细节来营造亮点。无论写景状物,写人记事,最好以细节取胜。或以小见大,或细致入微,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以达到“不隔”的境界。议论文中的事例叙述一般要求大笔勾勒,而记叙文的叙述则要求工笔描绘,一个是写意,一个是写实。记叙文的细节描写,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不平凡的意蕴。如果学生囿于生活阅历的贫乏,鲜有离奇曲折的故事,那么就“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可以“杂取种种人,合为一个”,使笔下的人物由单一走向复杂和丰满,还可以横向移植别人的故事,或是“嫁接”别人的故事,稍加演绎,甚至可以虚构和设计。总之,只要符合生活的真实即可,让人一读觉得在中学生的阅历和体验之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