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头金老埠头旧址
栅浦码头眺望北岸
栅浦渡口,位于椒江葭沚上游五华里处。对岸是墩头村,斜对面左黄礁,右章安。历史上栅浦渡口是椒江与灵江交汇处的一个重要关津。
据史志记载,椒江城市的建设是因海沿线的外伸及人口的东移,由栅浦、葭沚、海门由西往东逐渐发展的。栅浦曾经是台州沿海著名的商业重镇。宋《嘉定赤城志》有“栅浦是古捍守之地”之说,意为古代的要塞之地。明清两代,海门卫所都有派兵驻扎栅浦,并设立栅浦、三山炮台。可以说栅浦是因驻军而带动了一方经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栅浦曾经是古盐场,栅浦渡口对于当地盐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地名来源于古盐场
古时候习惯将聚集煎盐之地称为“亭场”或者“栅”。据旧志记载,唐乾元年间(758-760),朝廷设立新亭监于黄礁石鼓山下唐栅城内,今属涌泉镇花街村。乾符二年新亭监重建堂宇,被列为吴、越、扬、楚江南十大盐监之一,直至北宋熙宁年间废。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增设杜渎场,熙宁五年(1072),再置杜渎盐场,场署设监罗(今桃渚)。南宋绍兴年间,盐监姚宽修建杜渎场署,史称北监,与黄岩南监对称,加上宁海长亭场,并称为台州三大古盐场。那时灵江两岸的盐场星罗棋布,北有新亭监、杜渎场、桃渚场,南岸有栅浦等。而南鉴盐场虽属于黄岩,却位于新河镇,靠近太平县;椒江南岸城乡居民所供应的食盐,基本上是从栅浦盐场或从江北其他盐场经渡船运往江南的。
渡口的历史演变
进入明朝(1368-1644),栅浦已是相当繁华,商铺林立,商人云集,人口众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集镇。
明永乐年间栅浦出现了何、苏两大姓,家族兴旺数百年。进士何宠(官至广东潮州知府)、何宽(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两兄弟,晚年回归乡里,热心家乡建设,用石板、条石在椒江边的浦口修造了埠头,民间称之为“何埠”。
景泰年间,曹衡【(1413年-?),字宗衡,史称曹黄门,栅浦水门人】开凿了栅浦泾河,接通黄岩东官河,与温黄平原河网连成一片。从此,温黄平原的粮食、布匹、水果经由何埠源源不断地出口外地,外地物资也由此进入温黄平原内陆,栅浦遂成为椒江南岸重要的物资集散市场。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栅浦名贾苏若溪在“何埠”的东侧新建埠头,人称苏氏义埠。同治年间(1862-1874),苏抱经再砌造一座石埠头。至此,栅浦拥有了三个石阶码头,“一时巨商大贾云集”,据《栅浦何氏宗谱》记载,当时的何氏家地,“以外楼贮货,江海珍馐填塞充盈,十余年间积财而成富室矣”。
渡口埠头即民间俗称的道头。栅浦道头早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由于江潮浊流积年累月的淤积,椒江堤岸不断向外延伸,渡口埠头也随之往外移,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建。
老道头,在今老街西洋浦桥头北端。据九十多岁的老人何宽恭回忆,他家以前就住老道头边上,记忆中家有小院子,房子是二层畚箕楼。听爷爷说,屋后就是何埠老道头,旁边有庙叫道头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废弃。然后改迁栅浦泾建新道头,位置在栅浦堂东头,并建有路廊以方便行人候渡。八九十年代,江涂再往外扩出,渡口埠头随之再往北移。后来政府在江岸修筑防洪堤坝,自栅浦堂到江堤之间成了沼泽地,当地村民运土填平小浦并硬化土地,建砂场、仓库、办企业。轮渡码头便移至上游2公里处的三山道头了。目前沿江有多个码头,吊机林立,装卸作业繁忙,隶属于海门港区。
栅浦泾浦口被芦苇、水草覆盖,泾岸灌木丛生,景色宜人。两座水闸矗立江畔。站在闸门头,抬头就是雄伟壮观的椒江大桥。大桥全长2587米,于2001年竣工通车。大桥建成后,椒江两岸的渡口几乎全部失却效用,葭沚、三山、黄礁、章安等渡口都陆续停航。
三山,因山麓有多座寺庙而俗称小普陀。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歌咏三山,形容之为蓬莱仙山。山上植被郁郁葱葱,梵刹巍峨,梵音悠悠,气象不凡。山脚下,惊涛拍岸,礁石叠垒,白鸥翔集。江面宽阔,水天相接,星河欲转,千帆飞舞。江中有孝女矶,为后唐贺氏二女与其弟赴水殉父处。南宋时期,李清照为追随宋高宗赵构,乘船从黄岩过三山去章安,据说在舟中写下不朽之作《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清代著名学者黄壶舟在《栅浦海市》一诗中描述:“栅浦入海波横空,海市忽现长江中。我时薄游憩逆旅,惊见疑到蓬莱宫……”当代项士元先生在《海门镇志稿》记载,明清时期,栅浦一带江面上,曾经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时或现幻,倏忽变态,很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