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你所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终将会变成光,照亮你脚下的路

2020-09-22 11:54:55 作者: 杜甫:你所吃

这一首诗,后来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在长安求官的这段时间里,杜甫的父亲去世了,此时的杜甫几乎完全没有了经济来源。不得已,只好把妻儿送去了奉先。

当他再次返回长安时,终于等来了一个最低的职位——河西尉。但,杜甫拒绝了。

他在长安求了十年,也等了十年,却等来了一个最低的职位,这简直是对他人生理想的一个讽刺。

不久,杜甫还是接受了一个比河西尉稍好的职位——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即太子卫戍仪仗部队中的参谋官。

任职不久,杜甫休假离开长安,回去看望住在奉先的妻子和儿女,途中,长安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了,安史之乱爆发了!

唐朝从此结束了它的盛世,进入了坎坷多难的时期。

在回家的途中,杜甫感慨万分,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五百字,字里行间,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人生的失望和挫折。

这首诗可以说是杜甫对自己在长安的十年总结。05 颠沛流离,三吏三别

从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到763年,安史之乱整整持续了七年零三个月。杜甫也在局势的转变中开始了流亡的生活。

杜甫带着妻儿,首先从奉先迁到邻县"白水"(今陕西白水),投靠他的舅舅崔十九,但是安史之乱愈演愈烈,不久白水也沦陷了,杜甫又不得不从白水向北逃亡。

等到江水退落以后,聂县令派人去寻找杜甫,却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他以为杜甫被江水淹死,为了纪念这位诗人,便在耒阳县北面不远的地方给他建了一座空坟。

事实上,杜甫被洪水阻住以后,只好改变计划,准备从汉水回长安,可是,贫穷与疾病使他再也没有力气走出湘江河水了。

公元770年(代宗大历五年)的冬天,杜甫在湘江的舟中死去,那年,他才五十九岁。一代诗圣,就此陨落。

杜甫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他的求官之路,苦难而又坎坷的流亡生活,充满了一路艰辛,这也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

杜甫的一生也告诉了我们:你所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脚下的路!也正是他经历的这些苦难,才使他写出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篇,最终赢得了"诗圣"的称号。

鲁迅评价杜甫: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诗人已逝,草堂依旧,漂泊了半生的杜甫最终没能回到故乡,在他去世的湘水东边,是传说中潇湘妃子哭泣的洞庭湖,湘水西边则是大诗人投江自尽的汩罗江。

成都人们"人日游草堂"的习俗年年依旧。后世的女诗人薛涛,在浣花溪旁制成的各种颜色的"薛涛笺",又是否是杜甫诗意生活的延续呢?

参考资料:

冯至《杜甫传》

四川民俗学会《四川民俗大观》

《晋书》

他们经过华原(今陕西耀县),到达了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一家人才在这里安顿下来。

马嵬坡事变以后,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即位称帝,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即唐肃宗。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便把国家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了李亨的身上,连忙收拾行礼,前往灵武,准备投奔肃宗。

谁料还没走出鄜州便被胡人抓住,带到了早已沦陷的长安。好在此时的杜甫名气不大,他在长安并没有被限制自由。

杜甫在长安被管制的这一年,目睹了长安经过战火以后的荒凉景象,他开始用诗歌记录长安的一切。

一首《春望》便注入了他许多的悲伤之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