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白居易就登此城楼,写了一首《五凤楼晚望》,对这条中轴线的盛况进行了描绘: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不过应天门并没有随着武则天的离去而没落,到了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对明堂进行改造,新建八角楼,楼上设有捧着火珠腾空而起的八条龙,就在这里他接见了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唐玄宗举办“大酺”的盛大场面,还不止在应天门,在勤政楼的“酺会”场面更是豪华。据唐文宗时郑处海的史料笔记《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每赐宴设酺会,则上御勤政楼。金吾及四军兵士未明陈仗,盛列旗帜,皆帔黄金甲,衣短后绣袍。太常陈乐,卫尉张幕后,诸蕃酋长就食。府县教坊,大陈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又令宫女数百,饰以珠翠,衣以锦绣,自帷中出,击雷鼓为《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又引大象、犀牛入场,或拜舞,动中音律。”从此记叙可知,宫中宴设酺会上的表演,已不仅仅局限于“宫女数百,饰以珠翠,衣以锦绣,自帷中出,击雷鼓为《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等歌舞了,还包括诸如“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等百戏,甚至“引大象、犀牛入场,或拜舞,动中音律”等动物表演。而且,皇帝“赐宴设酺会”的次数频繁,参与人数众多,“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不过,兴衰难以避免,不久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由于战乱洛阳宫殿被焚毁,应天门也难以幸免。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唐庄宗在平灭后梁之后,在选择国都时,由于自诩时唐朝的继承人,因此从正统性、平衡性出发,最终淘汰了汴梁,选择了定都洛阳,在应天门再次称帝,不过此时的洛阳已经过于破败,历经战乱之苦,再加上重建费用太高,最终在后唐庄宗死后,洛阳被彻底放弃,开封成为新的国都,直到北宋建立,可以说从隋炀帝到后唐庄宗,应天门历经了五百多年,也见证了王朝的兴衰。
如今的应天门,已经是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一部分,目前开放的应天门遗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在遗址上的保护罩,基座是长120米,宽60米、高9.2米的方形基座。第二部分是根据文献记载和遗址发掘的想象模型,通高50.3米;由中间的城门楼、两侧的朵楼和向南延伸出的阙楼组成,中间以东西连廊和左右飞廊相连,整体为“门”字型巨大建筑群。如今我们站在这里,可以亲眼再次看到隋唐应天门的再现,仿佛穿越千年,去见证那段辉煌的王朝岁月。
本文由每日文旅榜整理编辑,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网络,如需转载,请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