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即位之初,在舆论的一片抗金呼声下,他不得不与金国开战。然而,宋高宗这个人着实是个投降派。在位36年,宋高宗已经由“打打和和”,转变成了“一味称臣”。在金国南侵惨遭失败,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仍想着偏安一隅,就是不想打。最后,又是在舆论的一片抗金呼声中,宋高宗越感心力憔悴,最后不得不表示自己“倦于政事”。之后,在亲征结束后,宋高宗传位于其养子赵玮,并赐其名为“眘”,是为宋孝宗。
朝气蓬勃,锐意改革
宋高宗是个十足的投降派,可养出来的儿子却跟他截然不同。在完颜亮发动南侵后,宋高宗就已经准备好故伎重演,继续南迁。他甚至说,“若敌未退,当遣百官而走。”
在这个时候,皇太子赵玮竟不顾礼制(自古以来,太子不可染指军事大权,否则将有篡位谋反之嫌),请求领兵出征。
后来,在史浩的提醒下,他才将上书改为“随驾扈从”。尽管赵玮有些鲁莽,但不可置否,他绝不是个“投降派”,而是十足的“主战派”。
在即位以后,雄心勃勃的孝宗就向众臣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朕惟天下有弊事,无弊法,今日之弊,在乎因仍习俗,若改而更张,宫商思在。
可以看到,宋孝宗刚一上台,就表明自己不做一个守成之君。他要做的,就是大刀阔斧地改革。
(一)从年号起,他改元“隆兴”,寓意就是要使宋朝中兴,彻底改变积弱的局面。
(二)接着,他立即对岳飞被杀等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并且严惩了秦桧等余孽,令朝堂为之一振。除此外,他还积极任用那些积极抗金、清廉自守的官员,这就比如说张焘、周必大、虞允文等人。为改变高宗时期权臣当政,满朝上下一片死气沉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宋孝宗下诏鼓励群臣进谏,就算是犯颜也无所谓。
(三)整治吏治。绍兴末年,南宋朝廷早已乌烟瘴气,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佞臣小人,他们不仅尸位素餐,而且尽行贪赃枉法之事。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就得避免冗官,不用贪官,只用有能力的官。宋孝宗虽然不能立马改变官场现状,但至少可以让可以稳定乱局,长此以往是有成效的。
(四)轻徭薄赋,赈灾救荒。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自然要造反。而绍兴末年,天灾频发,孝宗不光认真听取了报告减免赋税、调运赈灾物资,还带头减少宫中开支,以此能多分发点物资给灾区。
(五)不甘偏安。虽然宋孝宗嘴里不说,但他心里是看不惯宋高宗偏安一隅的做法的。所以,他刚一上位,就把高宗厌恶的抗金名将张浚召回了京。同时,孝宗也开始整顿军队,培养大量军事人才。然而,因高宗这几十年的积贫积弱,国库并不富裕。而孝宗为战争赶制大量作战兵器,也是不合时宜的。
一把战刀:3300钱一个手弓:2700钱一支手箭:74钱一个弩弓箭:65钱一个战鼓:6500钱一副军帐:69800钱一副铠甲:40100钱一副挡胸:17300钱
数十万军队,逐个累加,军费浩繁,可想而知。然而,此时一心想要收复河山的孝宗可顾不了那么多。甚至,他在宫里以身作则,骑马射箭,练武习身。
坚持北伐却压力重重
年轻气盛的孝宗以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就可以发兵北方,收复中原了。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来自太上皇的压力孝宗是个著名的“孝子”,在每个重大节日时都会向高宗问安。孝宗一心想要北伐,如果这时候能得到太上皇的支持,无疑会让他信心大增。可高宗并没有鼓励他,反而给他浇了盆冷水。
大哥(孝宗),等我百岁以后,再讨论这件事吧。
孝宗多次表达北伐之志,可高宗却并不认同。这么多年,高宗一味偏安惯了。当时完颜亮南侵失败,南宋乘金国大乱北伐,都尚未成功。这还没多久,孝宗就开始北伐,这不以卵击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