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斯就认为自己的能力也不差,与其这么苟且的在这个小衙门里混日子,那不如重新找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环境,干出一番事业来。
李斯为了要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梦想,达到飞黄腾达的愿望,就果断辞去了小吏的工作,到齐国求学,拜荀况为师,荀况即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
荀子像
儒家之所以从汉朝开始一统万世,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核心,这跟荀子的思想见解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对孔子的高屋建瓴。
儒家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生命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家学派在早期连续出现了三巨头——孔子、孟子、荀子,使儒家的思想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这是其他学派早期不具备的,比如墨家仅一个墨子,道家仅老子和庄子,法家的人数虽然多(商鞅、韩非、吴起、李斯等),但是这些人的思想不统一,而且互相之间搞内斗,韩非子就是被李斯所害死的。
所以,儒家最后能“做大做强”,跟他连续出现这“三巨头”的思想不断得到修正和改进有很大的关系。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人,他在孔、孟的理论框架内提出了大量的实用性主张。虽然孔、孟都主张入士参与治国,但是他们的学说可操作性不强,如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观点听起来都很“高大上”,但是完全不具备切实的指导意义。
荀子则不同,他是最有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也是最务实的一个,而且他能清晰地判断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主要研究“帝王之术”,也就是如何治理国家。
李斯就跟着荀子学习帝王应该如何治理天下,并且非常刻苦。数年之后,他在荀子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学业有成,终于按耐不住,决定离开老师出去一展拳脚。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你现在可以毕业了,你打算到哪里去发展呢?”
李斯说:“我虽然是楚国人,但是楚王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不值得侍奉,而且六国的国事都已经开始衰弱,没有建功立业的希望,所以,我打算到秦国去。”
李斯又说:“干事业就是一个时机问题,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一统天下,正是给人一个施展抱负的好时机。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在卑贱的地位和贫穷的环境之中,却号称自己厌恶功名利禄,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并非我的愿望。所以,我要到秦国去。”
荀子说:“可以。”
到了秦国之后呢,李斯就请求在吕不韦手下做事,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官吏,吕不韦很快发现他的才能,于是就提拔他,这样他就有见到秦王的机会了。李斯就利用见秦王的机会,不停地提建言献策,尤其是提出想要统一天下,就从离间六国开始。一次,他对秦王说:“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成大功业的人就在于它能利用机会,并且能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然称霸天下,但是最终没有能够东进吞并山东六国,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但是自从秦孝公以来,王朝就开始衰微,诸侯国之间的互相竞争,秦国才趁机强大起来,只要您听我的计策,想要铲除六国,易如反掌。”
李斯的想法得到秦王的认可,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他的计谋,暗中派谋士带着金银珍宝去游说各国,对各国的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派人暗杀掉。就这样秦国一边离间诸侯国的君臣关系,一边派人攻打他们。
随着一系列的政策逐渐取得成效,秦王提拔他为客卿。但是秦王并没有把他当成可以独当一面的政治家来使用。
然而转机很快就来了,当时的韩国怕被秦国消灭,就派了一个叫郑国的人修水渠,以企图消耗秦国的国力,但是马上阴谋就暴露了。这时候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各个诸侯国派来侍奉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自己国君做说客的,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秦王把这些外人一概驱逐,秦王嬴政心里有点动摇。
要被驱逐的外人当中当然包括李斯,但是他没有坐以待毙,并立马主动给秦王写了一封非常有名的《谏逐客书》。